1-4月,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恢复基础仍不够稳固。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工业增速回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同)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比1-3月回落3.3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6.1%,两年平均增速比1-3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九大支柱行业增长1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增长1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市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长1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比1-3月提高1.2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30.0%,两年平均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速比1-3月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5.3%,亿元项目投资增长15.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9%。分三次产业看,一产业投资增长140.0%;二产业投资增长19.1%;三产业投资增长21.1%。
(三)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1亿元,增长30.3%,居全省第2位,增速比2019年同期增长18.4%,两年平均增长8.8%,两年平均增速比1-3月提高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240.26亿元,同比增长30.5%;乡村零售额42.84亿元,同比增长2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13.6%、25.1%、26.7%、62.3%,其中零售业零售总额占比最高,餐饮业增速最快。
(四)财政收支波动不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03亿元,增长8.4%,比2019年同期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7亿元,增长19.7%,增速居全省第7位,比2019年同期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0.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97亿元,下降0.7%,其中:八项支出91.78亿元,下降3.9%。
(五)金融运行基本稳健。截止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04.81亿元,同比增幅10.35%,增幅排名居全省第3位;贷款余额1668.18亿元,同比增幅21.28%,增幅排名居全省第2位。
二、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的影响,加上当前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复杂,下阶段,多数生产和需求指标增速将有所回落。
(一)项目支撑能力依然偏弱。一是重大项目数量不多。1-4月,全市亿元以上项目3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仅有39个,重大项目较少,且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6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增速不高。1-4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5.3%,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7.2个百分点。
(二)新兴动能培育亟待加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不够。1-4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9%,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6个百分点。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小。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十大新兴优势产业链的比重小,在5G、船舶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还需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三)部分实体企业经营困难。近期,钢铁、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PPI创3年多以来新高,对节能减排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造成压力,加上物流运输成本仍然较高,挤占了企业盈利空间,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较多。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规模以上工业看,资阳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最快,达到19.4%,沅江市增速最低,仅增长5.1%,高低增速差达14.3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安化县增速最高,达到28.1%,资阳区和大通湖区增速最低,增长均为19.8%,增速高低差为8.3个百分点;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同口径增速最高为沅江市,增长59.7%,最低为赫山区,增长9.8%,增速差达49.9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建议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议各级各部门对症施策、密集调度、精准发力。
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抓住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机遇,坚持把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加快经济建设落脚到重大项目上,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和政策处理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加强以5G、智慧城市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基础设施短板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投资力度,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投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产业链建设,围绕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长株潭的配套产业,积极对接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对接融入湖南自贸试验区,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加强5G、光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产业链布局,加速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三是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抓实“千人进企业,服务提质效”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对实体企业的精准指导、精准帮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惠企政策落实,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四是加强经济调度督导。重点加强县域经济的调度督导,找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对照全省平均水平查找差距,对发展滞后的区县(市)要加强调研,重点督查,精准施策,确保年度各项指标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