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4 11:19 作者: 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以来,益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5.6亿元,同比增长3.2%。

一、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8.6万亩,其中早稻165万亩。早稻总产量65.4万吨,亩产396.4公斤,预计全年粮食生产保持平稳。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22.33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耕地流转率分别是79%和71%,均居全省首位。

(二)经济作物产量保持稳定。7月份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各区县(市)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影响农作物生产,但抗旱减灾指导得力,旱情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前三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59.5万亩,总产量368.4万吨,同比增长2.5%;茶叶产量8.3万吨;水果产量44.1万吨;中草药材产量3.3万吨。总体来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保持稳定。

(三)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一是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出栏298.74万头,同比增长3.5%。二是牛、羊、家禽等主要畜禽养殖稳步增长。前三季度牛出栏6.2万头;羊出栏40.8万只;家禽出栏1989万羽。

(四)水产品生产增长放缓。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部分养殖池塘水位变低的同时也带来了鱼塘缺氧困境。尤其是中午至日落前这段时间,表层水温超过温水性鱼类忍受临界温度,鱼虾蟹摄食、生长受到影响。水温高,水体溶氧率下降,鱼池易出现缺氧泛塘情况。而鱼类产品主要生长周期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据养殖户反映在高温天气下鱼类的生长较慢而饲料成本有所增加。前三季度水产品产量37.69万吨,产量增长放缓。

(五)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扬。一是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三季度生猪出栏价达12元/斤,出栏一头猪纯利润超过200元,预计年底可能会有小幅上涨。二是禽蛋批发价每斤6元左右,比上半年上涨1.5元左右。三是蔬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受旱情供应下降的影响,蔬菜涨幅在10%左右,特别是本地供应的叶菜类价格上涨明显。品质好的叶类菜、茄子等价格都在5元/斤左右。

二、主要问题

(一)生产成本偏高,农户增收困难。农资价格上涨明显,据农资产品经销商反映:和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肥料价格平均上涨60%左右,农药价格平均上涨30%左右,种子价格涨幅相对较小。种植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加上受疫情、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影响,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民增收困难。

(二)持续干旱少雨,影响秋播冬种。7月份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干旱已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测,夏秋连旱已成定局,还有可能发展成夏秋冬连旱,对秋粮和油菜等秋冬种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三)农村劳力薄弱,现代农业受限。由于种粮效益低,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居多,农村劳力不足,农业生产效益提高难,农村劳力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速度和整体质量,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农资价格增长过快,稳定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价格,多举措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猪等产业平稳发展;二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围绕“一县一品”着力打造益阳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力农民增收。

(二)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抗灾能力。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疏浚和损毁水利设施修复,并鼓励农民在政府投入基础上增加自身投入,多方努力增强防汛、抗旱、蓄水和灌溉能力,扭转农业生产“望天收”局面。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升级,以省级农业科技园为载体,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进一步打造特色种养基地,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乡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生产模式,助推种植规模化和养殖标准化,大力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强化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运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迈进。

(供稿:市局农调队 文寿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