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打响赫山“四大品牌”推进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突出稳增长、惠民生、守底线,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趋优态势。
一、综 合
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初步测算,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375.16亿元,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5.77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81.60亿元,增长9.0%。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0.5∶43.1∶46.4调整为10.1∶41.5∶48.4,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0个百分点。
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加强。重点民生实事、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全面完成,农民工工资支付有力保障。职业培训6512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12人,城镇新增就业651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09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130.4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金、低保金再次提标,发放养老金1.5亿元、各类救助1.2亿元。发放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助459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65.8万元。实施棚户区改造3534户。
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全面掀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凌厉攻势,破获涉黑涉恶案件131起。创新基层治理,社会心理服务、行车卫士项目、综治保险试点和“雪亮工程”“十大平安创建”稳步推进,社区矫正、护路护线联防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持续加强。调解矛盾纠纷3765起,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先进,禁毒工作获评全省先进。信访维稳成效明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非洲猪瘟、诺如病毒防控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使用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更加到位,形势总体平稳,顺利通过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区考核验收。
二、农 业
农业品牌影响力更大。依托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26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碧云峰山水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加速建设。“赫山兰溪大米”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中央媒体隆重推出。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平安渔业示范县和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粮油产业再次迈入全国百强,成功入围“中国好粮油”行动国家级示范县。
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9.5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8.98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03.3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7.2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5万亩。粮食总产量47.66万吨,其中稻谷产量45.70万吨。全年出栏牲猪71.76万头,出笼家禽337.4万羽,蛋品产量4.12万吨,水产品产量2.74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艾华集团、津湘药业跻身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艾华集团、龙源纺织获评开放强市外向型企业,汉森制药获评市长质量奖,津湘药业、华翔翔能、华慧新能源上市筹备有序推进,16家非公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产融合作重点企业。
园区品牌支撑力更足。衡龙新区朗迪空调、瑞思光学等7家企业投产,龙岭工业集中区“一区多园”新投产口味王、管子包装等项目,累计投产企业214家,主要指标领跑全市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创建加速。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建筑业总产值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平稳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6.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
产业项目亮点纷呈。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实施产业项目69个,吉祥家纺等7个项目入选全省“五个100”工程,鼎一致远等10个项目入选全市“六个10”工程。龙岭工业集中区实施产业项目29个;衡龙新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5个、新开工12个;兰溪粮食产业园入驻企业6家。
五、内外贸易、旅游和物价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0亿元, 比上年增长10.4%。按行业分,全区批零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22.26亿元,增长9.9%,住餐业实现零售额11.74亿元,增长16.2%。22家电商企业进入省级平台,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物流站点145个。衡龙新区获批全市首家公共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外贸企业18家破零、5家倍增,进出口总额突破6亿美元。
市场物价上升趋缓。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4.8%。
招商引资有新成果。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0个,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引进外资6550万美元。微电子产业园、中广核七里松风电开发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旅游事业全面发展。兰溪启动枫林广场商贸综合体建设,获评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竹泉农牧成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发展星级休闲农庄6家,“一线多环”乡村旅游带基本成型。益阳现代农业嘉年华引爆乡村旅游,跻身益阳十大美景。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72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50.1亿元(含东部新区)。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较为平稳。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共2183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371万元,增长7.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6979万元,增长0.25%;上划省级收入21236万元,增长12.50%;上划中央收入80101万元,增长17.13%。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收入完成1880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681万元,增长15.81%。非税收入完成3023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310万元,下降27.2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6.15%,比上年同期增长6.52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45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593万元,增长2.9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071万元,下降14.44%;公共安全支出5992万元,下降22.71%;教育支出101406万元,增长5.81%;科学技术支出6834万元,增长50.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265万元,下降16.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8299万元,增长32.84%;医疗卫生支出66145万元,增长9.54%。
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年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6.93亿元,比年初增加61.68亿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益阳龙源纺织有限公司“高档毛浴巾印染绿色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建设投资4.95亿元,进展顺利,课题研究有序展开;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固态叠层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建设投资7000万元;湖南津湘药业有限公司的“湖南大学•津湘药业脑疾病新药研发项目”已完成投资9500万元。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今年我区“三考”成绩取得新的突破。箴言中学600分以上人数185人,比去年增加113人;一本上线人数739人,比去年增加122人(文科最高分666分,全市第一名);飞行员上线13人。学考九科一次性合格率、中考平均分跃居全市第二;八年级生、地总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居全市第一。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一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放映了农村公益电影3420场、周末广场电影240场,完成花鼓戏惠民演出131场,送图书下乡5560册,送春联4200幅;投入超400万元,指导并帮助12个贫困村按照“七个一”标准建好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办了益阳市赫山区音乐(花鼓戏表演方向)艺术专业特招班和第二期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培训人员400余人;组织兰溪镇申报并成功获得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完成周扬故居抢救性修缮工作;积极做好羊舞岭古窑址安防系统工程前期工作;协助省考古所完成枇杷树山抢救性考古发掘及欧江岔东塘段高速公路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协助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胡林翼陈列馆、黑茶民俗博物馆、达人纺织工业博物馆等赫山区三家非国有博物馆进行藏品备案登记。编制了胡林翼墓申报第八批国保和曾士峨烈士纪念碑申报第十批省保文本。三是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举办“欢乐潇湘 文化益阳”赫山区美术书法摄影展,共展出作品128幅;承办了改革开放40年成就诗词书法美术摄影展,展出作品350余幅;组织创作了20多件(台)作品参加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其中少儿舞蹈《山坳里响起钢琴声》获金奖,花鼓表演唱《山村晨曲》获全省基层剧团展演优秀剧目奖,花鼓小戏《火种》获“三湘群星奖”铜奖,一件书法作品和摄影作品分别获得银奖。
医疗事业不断改善。一是严格落实贫困患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建立了“一站式”结算服务平台,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医疗救助、医院减免及财政兜底六重保障统一纳入“一站式”结算服务。同时,推进行政村卫生室入驻村民服务中心和规范化建设,全区28个贫困村卫生室已全部入驻村民服务中心,130个行政村卫生室也入驻村民服务中心。二是医疗欺诈行为整治常态推进。开展了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核准科目和医务人员资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立案16个,罚款6万余元,超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和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得到了有效遏止;对辖区内游医药贩和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加大了巡查打击力度,取缔黑诊所4家。规范了医疗市场,净化了医疗环境,保护了人民健康。
大众体育蓬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成功地举办了区第十七届大众运动会,参赛运动员达4000多人次。协助、指导各部门单位开展各类健身活动40余场次。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培训篮球、气排球、工间操社会体育指导员165名,培训游泳、篮球、跆拳道运动员200多人。二是加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年争取健身路径器材8套,笼式多功能运动场设施2套,新建了室内乒乓球馆,新添了体质监测设备,提质改造了区体育馆。三是竞技体育成绩突出。积极参加省市级全民健身竞赛,获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金牌3枚,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金牌任务,获市第十八届大众运动会团体总分一等奖,获省体育局群体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坚持优生优育。一是狠抓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了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规范了管理流程,加强了环节管理,加强了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抢救能力建设,明确了赫山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并成立了专家技术小组,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乡村两级建立了孕产妇信息工作台账,专案管理,强调了流动孕产妇信息摸底与登记上报工作。二是重点项目的正常开展。我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均按要求顺利开展。三是2018年免费计划生育手术服务常态推进。四是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强对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保管、发放,严格按制度做好对相关资料的归档管理。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9809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9元,增长9.6%。为稳定全区就业形势,举办“大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外出他县吸引务工人员等举措,搭建了企业和劳动者的供需平台,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等措施,确保了我区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我区城镇新增就业651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09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59人,创业带动城乡就业人数443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12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60人,并对贫困人口新增就业的450人进行了“一人一档”建档立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3.8%。完成小额担保贷款2800万元,实现了应届纯农户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清零。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预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