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统计局
(2016年2月)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应对挑战,合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2.5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7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91.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9.64亿元,增长8.0%。按年均常住人口测算,全市人均GDP为33824元,比上年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8:40.4:37.8调整为22.2:39.2:38.6,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2%、43.8%、44.0%。
2011年-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4.86亿元,同比增长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占GDP的比重达到36.5%。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2015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00家,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益阳市级60家),新发展益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建立了80多个农业产业化基地,种养业规模经营户(公司、协会)6200多户,带动农户10.8万户。成功组织6家芦笋加工企业参加了2015年农博会,其中有3家芦笋企业荣获2015年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产品金奖。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入围全国智慧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市。2015年城市化率为49.2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省下达15大项包含25小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部分项目超额完成任务。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大获丰收,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入围全省新一轮产油大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林业产值1.1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渔业产值21.9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出栏肉猪73.85万头,下降2.3%;出笼家禽555.46万羽,增长4.2%;水产品产量15.92万吨,增长8.1%。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68.5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8%。粮食播种面积83.49千公顷,增长0.9%,其中稻谷80.73千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4.22千公顷,下降57.8%;油料种植面积33.58千公顷,增长0.8%;苎麻种植面积0.53千公顷,同比下降20.9%;蔬菜种植面积23.4千公顷,增长0.3%。
水利设施不断加强。全年共投入资金 10.24亿元,其中水利专项投入10.19亿元,涉水项目0.05亿元,移动土石方2170万方,完成工程1482处。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草尾镇乐园村成功授牌为湖南省新农村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解决20.4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口,联户沼气池80处。争取国家、省扶贫资金165万元,主要用于全市29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2015年圆满完成4413人的减贫任务。
林业建设稳步推进。本年育苗面积0.15万亩,零星植树142万株,森林覆盖率29.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速放缓。2015年,全市1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86.92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41.17亿元(省级认可有园区代码企业,含船舶产业园),同比增8.8%。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3.7%。
骨干企业个数增加。全市规模企业年产值过亿元的有95家,比上年增加8家;年产值过5亿元的有12家,比上年增加了4家。骨干企业有中联重科、沅江纸业、太阳鸟游艇、辣妹子、鑫海绳网、金瀚船艇、新马制衣等,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值分类情况
产品产量变化明显。由于新型行业的崛起和传统行业的萧条使我市2015年产品产量有了较明显的变化。起重机5.07万吨,同比增长39.8%;民用钢质船舶39.8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8%;服装108.37万件,同比增长24.2%;软饮料6.55万吨,同比增长10.3%;大米40.46万吨,同比增长8.1%;苎麻纱4.24万吨,同比下降7.8%;罐头4.27万吨,同比下降7.6%;机制纸29.58万吨,同比下降5.1%;混凝土机械0.21万台,同比下降61.4%。
工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2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2.35亿元,同比增长14.9%;营业利润率较同期仅提升0.2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34亿元,同比增长8.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4家,完成产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年施工面积150.32万平方米,竣工103.16万平方米,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为5405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59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市重点建设项目90个(不含吉林森工项目),总投资16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81亿元。年产2万吨芦笋加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46亿元、117亿元和85.13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2.6:56.3:41.1调整为1.2:57.2:41.6。
工业投资、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5.81亿元,增长20.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91.41亿元,增长24.9%。全市非公有投资125.23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2%。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10.13亿元,同比下降63.4%。房地产投资企业25家,施工面积130.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9%。商品房销售面积7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城镇零售额6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零售额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分行业零售额中,批发业零售额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零售业零售额5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住宿业零售额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餐饮业零售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消费品结构升级加快。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 5%。分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12.8%;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25.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14.8%;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3.8%;汽车类同比增长17.0%。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引进市域外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引进境内省外资金48.19亿元,引进境外资金2715万美元,实现加工贸易4500万美元。全市新引进投资项目26个,新开工项目20个,新投产项目25个。新引进吉林森工、服装产业园、洞庭天下粮油、宇柏林电子、博大天然芦笋深加工等5个亿元以上项目。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市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97.2%。益南高速、沅宁线、河南线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9.35万辆,比上年增长6.9%。拥有汽车3.64万辆,增长8.7%。机动车驾驶员9.94万人,增长10.5%,其中汽车驾驶员5.28万人,增长13.4%。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41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09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14.0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74万户。
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来势喜人,明朗山文化观鸟区项目顺利推进,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南洞庭湖湿地影响力日益扩大,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3.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3.6%。税收收入6.99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4.5%。财政支出37.91亿元,同比增长18.0%。
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4.95亿元,比年初增长17.6%。住户存款余额127.5亿元,比年初增长17.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4.21亿元,比年初增长5.8%。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8.74亿元,比年初增长23.4%。财政性存款余额3.55亿元,比年初增长51.9%。各项贷款余额为77.56亿元,比年初增长5.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69亿元,比年初增长10.6%;中长期贷款余额42.74亿元,比年初增长2.3%。
保险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7家,其中寿险8家,产险9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45亿元,增长15%。其中寿险3.02亿元,增长9.8%;产险1.43亿元,增长27.7%。
八、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全年投入科技经费232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 家,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4项,争取项目资金314万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全年申请专利420件,授权278件,获得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市)称号。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1所,其中普高5所、职高3所(含民办职高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制学校25所、小学5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中小学生5.5万人,其中小学生3.01万人、初中生1.37万人、普高学生0.83万人、特殊教育学生0.01万人,职高学生0.28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23所,其中公立幼儿园14所,民办幼儿园109所。高中升学率98.18%,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入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进一步深化免费开放工作,全年免费服务群众22.8万人次,其中文化馆7.5万人次,博物馆10万人次,图书馆5.3万人次。2015年在沅江市赤山岛南益高速公路沿线发现一处距今约十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在全省“欢乐潇湘”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中成绩斐然,在益阳市17件获奖作品中,沅江市占据6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年共送戏下乡60场。农村公益电影按照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超额完成2524场放映任务。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有综合性医院8家,拥有床位1765张;乡镇卫生院13家,拥有床位963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家,拥有床位49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家,拥有床位95张;妇幼保健院1家,拥有床位200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诊所、医务室262家,村卫生室381家,计生服务站17家。2015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2015年全市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我市代表团在第十五届益阳大众运动会获得跳绳一等奖,乒乓团体第四名,男单第三名,拔河男子组二等奖,太极拳二等奖。在湖南省第三届武术大赛暨湖南省武术传统门派拳种精英赛中,我市武术协会代表队获2金2银,集体表演项目二等奖。全年在30个行政村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为54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路径器材280件,为农民朋友健身创造了条件。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生工作协调发展。年末全市总人口76.8万人。常住总人口68.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93万人,农村人口34.9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20人,出生率12.33‰;死亡人口2696人,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长率7.18‰。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沅江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7元,比上年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59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972元,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为14%。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5平方米。
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7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601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增长0.2%、19.4%、9.8%、29.3%、19.3%。
2015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0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21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增长5.0%、24.8%、16.4%、16.7%、15.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542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75名,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1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52人,累计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1.6万人,增长3.9%。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68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2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5.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9.72万人,参保缴费率达89.04%。全年录用公务员42名,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67名。2015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195.41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6.29万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558.02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8.75万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380.8万元,救助6.12万人次。
十一、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15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2人,比上年增加1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25.83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人,10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人,与上年持平;道路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人,与上年持平。道路非经营性交通事故死亡11人;水上交通死亡1人,比上年增加1人。
环境保护力度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个(沅江市金太阳纸业有限公司烟气脱硫工程),投入资金33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2360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1%;工业废气排放量432198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年减排化学需氧量1540吨,氨氮41吨,二氧化硫800吨,氮氧化物709吨,全面完成“十二五”和2015年度减排任务。沅江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省级考核,获得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323万元。成功入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县,获得上级专项资金2500万元。全市全面开展排污权储备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