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赫山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三访三化”、“新型工业化”,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4.4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96.2亿元,增长13.9%。按全区年平均常住人口75.21万人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105元,增长10.9%。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5∶49.3∶36.2调整为14.0∶48.5∶3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50.0%和43.9%。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6%,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加快。全区城镇化率达62.2%,比上年61.9%提高了0.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446家,比去年增加236家。申报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当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死亡人数比上年减少5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率0.0078人。当年交通事故死亡15人,与上年持平;当年火灾事故死亡1人,比上年减少2人。
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全区24项实事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6所 、农村公办幼儿园 1所,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添置1250个学生床位;农村危房改造800户,新增公租房1434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572户;污水处理率达到8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到达89.77%;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确保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2640元/年;确保城乡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人均不低于330元/月、农村人均不低于165元/月;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10户、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59名;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36人;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机140个;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达到100%和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位率达到100%;建设农民健身工程27个、室外健身路径工程3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755人,解决农村32715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2.337公里,创建新农村示范村1个。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区政府切实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着力实施高产创建,遏制耕地抛荒与控制水稻“直播”,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齐升。全区粮食播种面积76.4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3%,其中稻谷70.56千公顷,增长1.9%;油料7.73千公顷,增长5.7%;蔬菜14.57千公顷,增长9.5%。粮食总产量47.77万吨,增长4.5%,其中稻谷46.69万吨,增长4.1%。因面积增加,油料产量达11187吨,增长8.7%;蔬菜52.62万吨,增长9.9%。全年出栏生猪99.85万头,增长4.3%;出栏牛1.28万头,增长5.8%;禽蛋产量5.58万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2.73万吨,增长8.3%。2014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科技兴农成效显著。湖南佳佳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益阳市东源食品有限公司、益阳市惠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申报的科技部富民强县专项——《赫山区优质水稻种植及稻米加工》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支持,金额155万。湖南莎莉袜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竹纤维袜加工工艺与装置成果转化》获科技部立项支持,金额60万元。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和带动农民增收,主管部门积极指导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益阳安得乐农田服务有限公司创建市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
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7亿元,实施工程3800余处,建设重点项目303处。综合治理河道77.6公里,衬砌渠道52.8公里,改造水利设施507处,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5座,更新改造电排7座,水电增效扩容工程6处,完成农饮安全工程18处,规范运营“千吨万人”水厂8处,完成“五小水利工程”建设2000余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区201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2.1亿元,增长12.1%,占GDP比重为41.6%。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15.9%;重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增长12.5%;全年新加入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到了2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28.6%;全区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因破产改制退出20家,列入2014年年报单位的规模工业企业达214家。园区工业发展迅速。龙岭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实现增加值55.4亿元,增长27.9%,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9%。
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电力电缆17516千米,增长23.8%,铸造机械52583吨,增长22.3%,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20280台,增长12.1%;大米加工1450292吨,下降8.6%;精制食用植物油73676吨,下降0.6%;竹地板286200平方米,增长13.1%;中成药2671吨,增长11.6%;电子元件971983万只,下降5.4%。主要产品产量增减变动情况见下表。
规模工业产销衔接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77.7亿元,增长12.3%;产品销售率为100%。 工业经济效益较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8.4亿元,增长7.4%。利税总额26.68亿元,增长0.3%。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区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重点,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2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0.5%;规模企业用电量15152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5%。
建筑业发展较为稳定。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5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8.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建筑业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虽有所放缓,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持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总量和增速都居全市第1位。其中城镇及非农固定资产投资212.29亿元,增长20.9%。
投资结构调整明显。城镇及非农固定资产投资分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4.73亿元、145.37亿元和62.19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3.93:62.75:33.32调整为2.22:62.75:29.3,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工业投资增长迅速。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45.37亿元,增长33.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74.33亿元,增长29.3%。
投资方向更加优化。从全区完成投资细项来看,民生工程投资5.33亿元,增长67.2%;生态环境投资4.00亿元,增长41.3%;基础设施投资45.45亿元,增长22.7%。
房地产投资波动较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88亿元,增长45.7%。上半年房地产投资情况出现了持续下降,但由于顺德城等项目的入库,给我区的房地产投资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施工面积332.54万平方米,增长26.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0万平方米,下降12%。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46亿元,增长13.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20亿元,乡村零售额12.26亿元,分别增长13.6%和10.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8.45亿元,增长10.0%;零售业零售额70.58亿元,增长13.6%;住宿业零售额1.39亿元,增长11.8%;餐饮业零售额7.04亿元,增长12.1%。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8.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1.5 %。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内资形成固定资产60.0亿元,比上年增长7.7%。新引进2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55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81.4亿元,其中工业到位区外资金72.4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4000万美元。
旅游业加快发展。沧水铺镇和仙蜂岭村分别被评为湖南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和“特色旅游名村”,葡萄山庄被评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银城第一庄成功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叶紫故居、金家堤党支部创建省级红色旅游点。江南古城项目纳入全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251”工程。启动了会龙山公园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前正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对自身环境、服务等软硬件进行全面的提升与完善。对全区正在营运的3个以上房间、5个以上床位的所有饭店、宾馆、旅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进行调查。经统计,全区共有旅游住宿设施235家,客房6954间,床铺9168张。较大规模(50个床位以上)旅游饭店49家。今年新增50个床位以上的酒店3家,新增床位178间。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中有进。全年公共财政收入达162353万元,比上年增加16138万元,增长11.03%,比年初预算增加1753万元,迈上了新的台阶。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为88992万元,增长17.12%;上划中央收入56162万元,下降1.54%;上划省级收入17199万元,增长30.35%。公共财政收入中由区国税、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共计为146837万元,增长10.64%,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0.45%,收入质量高。
支出结构逐步优化。全区公共财政支出307535万元,比上年增加42509万元,增长16.04%,其中民生保障支出200498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5.19%。
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年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0.31亿元,比年初增加23.33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2014年35家企业的46个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立项,支持金额800多万元。湖南风河竹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益阳风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卡斯达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赫山链条制造有限公司、益阳海利宏竹业有限公司5家企业分别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南大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湖南风河竹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公司生产的高端建筑模板质量居国内领先。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加强。今年共完成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8家,其中益阳茶业市场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场;完成专利申请417件,同比增长20.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2件,同比曾长38%,专利授权203件,完成专利行政执法29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今年全区高考参考人数4041人,一本上线459人,上线率11.42%;二本上线1286人,上线率32.01%;三本上线1972人,上线率49.08%。中考再次进入全市先进行列,九科一次性合格率为42.56%(全市34.54%)排名全市第一;总分合格率为72.47%(全市69.04%)排名全市第二;总分平均分为669.91(全市651.19)排名全市第二。就单科而言,我区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四科平均分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优秀率整体优势明显,均居全市第一。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我区引入湘运赫山分公司、市汽运公司、创佳公司和大祥公司等4家具有营运资质的公司,投入291台标准校车,按照《赫山区校车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益赫政办发〔2013〕45号),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公司管理、市场运作”的方针,加强对校车安全营运的监管,形成了独特的赫山模式。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完成叶紫故居二期工程,故居实现全年度免费开放,正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全市唯一的湖南省雷锋精神教育基地,建馆面积1100多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50平方米,设计年接待参观人数10万人以上;理顺胡林翼夫妇陵园周边房屋和土地关系,为实施二期工程打好基础;着手整修曾士峨故居,丰富展览陈列,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胡林翼陈列馆等民办博物馆影响进一步扩大。免费送戏76场、送电影4100场,帮助728户解决收视问题,为社区配送设备器材30万元。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区2014年度参合59.97万人,参合率100%。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在全区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设分院、点所和170个行政村卫生室实施,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将为群众减轻药费负担 1850余万元。我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84.33%,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到62.26%、64.2%、78.7%。孕产妇死亡率为9.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66‰。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14年,组织参加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获金牌3枚。组织参加益阳市第十四届大众运动获团体总分一等奖。承办了赫山区第十三届大众运动会。全区69个单位、1300多名健身爱好者分别参加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广播体操等八个项目的比赛。成功组织了“欢乐潇湘·花鼓益阳”大型群众文体活动,该活动分广场舞比赛和文艺汇演两部分,参加广场舞比赛的队伍有28支,人数近600人;参与文艺汇演的节目有16个,参与的演员近200人。活动历时2天,观众近3万人,在积极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文娱活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十、人口、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顺利。按人口年度统计,全区出生人口9943人,人口出生率11.5‰,死亡人口55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4%;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3。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2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12人,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目标任务,稳定了全区就业局势。全年各类职业培训共计完成6753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培训426人,企业职工培训3094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1053人,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1700人,创业培训480人。全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30.5万人(次),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3.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0.9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据国调队调查,赫山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6元,增长10.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3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5元,增长13.9%。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56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179 元,占35.1%;衣着消费支出1035元,占7%;居住消费支出2429元,占16.5%;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930元,占6.3%;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785元,占12.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833元,占消费支出的12.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18元,占8.3%;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347元,占2.4%。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严格监督企业达标排放,确保所有减排项目在线数据不超标,氮氧化物减排成效显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在全省完成较好。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把好环保准入关。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39个,其中审批新、改、扩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21个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18个,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
说明: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有的还要等省市返下来才最后确定。
2、产值指标绝对数据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投资与消费增速均按名义增长,未扣除物价因素。
3、社会发展指标均来自于各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