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街镇地处桃江西北方向,地处两市(益阳市、常德市)交界处,四周临一县五乡镇,位于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域,面积173平方公里,人口5.7万余人,下辖15个村、1个社区,主要以竹木胶板加工及页岩陶粒开采为工业主导,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限上商贸企业3家。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统计工作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多级联动、多方调研、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统计规范化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级联动“加力度”从“优化结构”角度入手 创新构建统计格局
上下联动抓基础,建立健全“高标准”责任体系。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统计八项制度》等要求,牢固树立统计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和法治意识。着力构建班子成员督导、统计站主抓、村(社区)及企业配合的三级责任体系,统筹推进统计工作有序开展,镇统计站配备2名专职统计员,各村(社区)以及重点企业均配备专兼职统计员1名。
左右协同抓提升,全面守护“高质量”统计生命线。“强基础+重培训”补短板促提升。强化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组织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邀请上级统计部门专家重点对联网直报平台使用以及报表逻辑关系、复杂指标等领域授课,全面提升统计业务能力。“优服务+深挖掘”提升工作质效。加强与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对接,收集、规整、核实企业上报数据,做好整体数据对接,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确保数据应统尽统。“重质量+强监督”提升源头数据质量。配合上级统计执法部门依法依规开展“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从严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齐心协力抓规范,优化细化“高效率”工作方法。制定《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工作职责》《统计工作交接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挂墙公开公示。在认真做好年报、定期报表上报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统计台账建设和统计档案管理,对所有统计数据资料和各项文档,根据类别进行分类、整理、装订,建立了规模工业、限上商贸、固定资产投资、农业以及社会基本情况等台账,并定期更新。设置统计专用档案柜,对统计档案实行专人保管。
多方调研 “挖潜力”从“应统尽统”角度发力 全面提升发展潜力
以走访调研为突破点,深挖经济增长潜力股。镇统计站全力提高统计信息收集渠道,结合税务、市监、发改等相关行业部门数据开展企业摸底行动,深入开展实地核查调研,追踪并建立规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动态库,了解跟踪“准规上企业”“准入库项目”的动态情况,确保规下企业、投资项目及时、准确入规入统。
以统计宣传为立足点,提升统计社会认知度。加强统计宣传,从宣传内容、渠道、方式三方面入手,推动统计宣传工作提质增效,以高质量的宣传服务,增强群众对统计工作的获得感、配合度与满意度,营造认同统计、支持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网格群、网格员上门入户开展“五经普”、人口普查等专项统计内容宣传,营造良好普查氛围;利用镇微信公众号,定期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提升对统计工作的全面认识度;开辟“五经普”、人口普查专题宣传板块,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民众宣传普查内容;以龙舟竞赛、湖莲坪花田风筝节、文旅大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灵活多样进行统计宣传。开展送法入企专项行动,向企业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有关知识,帮助企业提升统计工作认识水平。
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培育统计新的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到招商引资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有差异化。积极营造公平公正、依法办事、依法保护产权和合法权益的优质营商环境,加快推动项目招商、落地,助推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大”,为三堂街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措并举“做深度”从“深化改革”角度推进 织牢织密基层网络
党建引领,深度融合共建。围绕党建+统计业务、党建+统计法治、党建+统计服务“三个推动”的“党建+统计”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统计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统计工作优势,推动统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企业凝聚力和发展活力不断聚集,引领统计人传承奋进。
统筹管理,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统计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镇财政预算。统计站配套专用电脑2台、扫描打印机1台,档案柜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配备统计专用网络,有效确保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优化服务,深化助企纾困。加大对竹木胶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奖补,激发企业活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活动,解决企业审批手续复杂等实际困难,打好企业减负“组合拳”,实现中小企业服务全覆盖。
(供稿:桃江县三堂街镇 责编:市局城调队 蔡雪纯)